緝读音,緝部首,緝吉凶分析及解释
汉字 緝
读音 读jí,qī的字
拼音 ji,qi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9画的字
部 部首是糹的字
总笔画 共15画的字
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
笔顺读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横、竖、竖、横、横、横
简繁 缉
五笔 XKBG
仓颉 VFRSJ
郑 ZJCE
四角 26941
电码 4874
英汉翻译 to sew in close stitches
异体字 缉,?
注音 ㄐㄧ,ㄑㄧ
统一码 7DDD
方言
◎ 粤语:cap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p8 cip8 [宝安腔] cip8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梅县腔] sip8 cip8 [客英字典] sip8 [东莞腔] ca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
基本解释 jí
1.協調;和合。
2.收集;編輯。
3.編織;裁制。
4.理;整治。
qī1.析麻捻接成線。
2.泛指搓捻。
3.縫衣邊。
4.今亦指一種針腳細密相連的縫紉法:那個慰問袋真好看,黑線緝口紅鑲邊。
5.繼續。
6.聚集。
7.光明。
8.見“緝緝”。
9.緝拿;搜捕。
康熙字典 jí
緝【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七入切,音葺。《說文》績也。《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㗱。緝緝,口舌聲。《詩·小雅》緝緝翩翩。
|qī緝【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七入切,音葺。《說文》績也。《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㗱。緝緝,口舌聲。《詩·小雅》緝緝翩翩。
|緝【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七入切,音葺。《說文》績也。《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㗱。緝緝,口舌聲。《詩·小雅》緝緝翩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緝【卷十三】【糸部】
績也。从糸咠聲。七入切
说文解字注
(緝)績也。自緝篆至絣篆皆說麻事。麻事與蠶事相似。故亦从糸。凡麻枲先分其莖與皮曰木。因而漚之。取所漚之麻而林之。林之爲言微也。微纖爲功、析其皮如絲。而撚之、而
之、而續之、而後爲縷。是曰績。亦曰緝。亦絫言緝績。孟子曰。妻辟纑。趙注曰。緝績其麻曰辟。按辟與擘肌分理之擘同。謂始於析麻皮爲絲也。引申之、用縷以縫衣亦爲緝。如禮經云斬者不緝也
者緝也是也。又引申之爲積厚流光之偁。大雅傳曰緝
光明也是也。从糸。咠聲。七入切。七部。
Tags: 緝读jíqī的字部外笔画是9画的字部首是糹的字共15画的字左右结构的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小美知识分享小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