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拼音读音 口传心授近义词 口传心授反义词 口传心授相关解释

佚名2025-11-13 07:51:110

口传心授

词语解释

口传心授[ kǒu chuán xīn shòu ]

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引证解释

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明 解缙 《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枪法,弹弓,袖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光未然 《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古代戏曲中许多优秀剧目,尽管在旧社会得不到出版发行的便利,千百年来通过无数艺人的口传心授,终于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国语辞典

口传心授[ kǒu chuán xīn shòu ]

⒈ 授教者口头传授,而受教者心中悟解。也作「口授心传」。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鎗法弹弓射箭拳脚,却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kou chuan xin shou

kǒu chuán xīn shòu

衣钵相传(yī bō xiāng chuán):

⒈ 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故称。

口耳相传(kǒu ěr xiāng chuán):

⒈ 指口头传授。

以心传心(yǐ xīn chuán xīn):

⒈ 佛教用语。指传授禅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离开语言文字,以慧心相传授。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修心,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心自悟。

口口相传(kǒu kǒu xiāng chuán):

⒈ 一传十,十传百,口头上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不立文字(bù lì wén zì):

⒈ 佛教禅宗主顿悟,以心传心,不涉文字语言,谓之不立文字。

口耳相承(kǒu ěr xiāng chéng):

⒈ 谓接受传闻。

首字母是K的词语

授柄于人 -->人命关天 -->天下老鸦一般黑 -->黑风孽海 -->海外奇谈 -->谈吐如流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蝼蚁得志 -->志盈心满 -->满天星斗 -->斗酒学士 -->士死知己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人生地不熟 -->熟魏生张 -->张甲李乙 -->

授人口实:留给别人以话柄。

实逼处此:指为情势所迫,不得不这样。

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处置失当:处理问题的方式不适合。

当之有愧:担当不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感到惭愧。

愧悔无地: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地下修文: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文房四物:见“文房四宝”。

物以群分:见“物以类聚”。

分星拨两:犹言斤斤计较。

两眼墨黑:比喻十分陌生

黑白混淆: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淆惑视听:故意用假象或谎言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是非真伪。

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鼻青脸肿: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1、全真正韵一直遵循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用上延续着已有的曲目。

2、陈军认为,民族乐器传承过去靠口传心授和精神涵育,培育的是情趣和钟爱。

3、兹余所论,大泄真机,皆列圣口传心授之旨,人能照此下手行持,自能夺天地玄妙之功,穷鬼神不测之奥,诚金丹之口决也。

4、本法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5、我有一句真言,只有五个字,既不识字,口传心授,也容易记得。

6、道教音乐历代靠口传心授,传承方法隐秘保守,特别是全真道要求更严。

7、许风想,从来高等级功夫都是讲究口传心授

8、问题是,“金口玉言”是否就能够“口传心授”了呢?

9、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文字,古老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是通过生活中口传心授被传承下来的。

10、自老祖宗起就只允许父子口传心授,不许形成任何文字书册,不许泄漏一个字给外姓人。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播,主要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代际传承。

12、此功法过去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即使有书,也都是含糊其词,深奥莫测,其理难明,真实用法更不落纸笔,所以后人用得很不广泛,只有少数得传者,借以延年。

13、事后根据钟万灵的解释我才知道,灵缘社的咒语没有写在纸上的,而是由潘惠媛口传心授,大家跟着念。

14、祆教最初并无经典,仅由祭司口传心授

15、混账,竟然连我口传心授的心法给忘记了!

16、很多武术都是靠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

17、经文咒语祝辞赞语也是口传心授,灵活多变。

18、旧时有相当一部分京剧没有完善的文学脚本,只有总讲和锣经,教习方式是口传心授,使京剧的文学性相比传奇大打折扣。

19、那时候京剧大多没有什么剧本,只有总讲和锣经,总讲就是一个戏曲的梗概,锣经就是场面,基本上所有的戏都是靠师傅口传心授,师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学。

20、独大内因旧教习,口传心授,故未失真。

21、枪之奇奥,非口传心授,难以称神,余艺不过一得之愚,更有俟于当世豪杰之士。

22、希求儿女快长成,望子成龙父母心。大可不必太较劲,家和方能万事兴。笑看风云数十载,口传心授育儿孙。常年不懈释道义,开花结果报父恩。

23、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好吗?你带我回来的时候我除了这一身毛皮外身上还有别的吗?这灵魂功法是口传心授的。

24、这些相书熟谙在心,加上师傅口传心授的那些琢磨人心理的“使腥儿”。

25、传统的声乐教学是以经验教学的方式,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口传心授

26、当时,师傅带徒弟都是口传心授,手把手地在工作中教学技术的。

27、丹鼎门的功法始终口传心授,秘不外宣。

28、为了传承的需要,也往往是口传心授,同时把自己做得最好的一只风筝挂在墙壁上,以作样板。

29、只是现在的花错却不管萧逸是高手还是二货,他只关心的是萧逸的身份,泡妞导师的身份,在萧逸口传心授的“泡妞兵法”。

30、它是以口传心授来教学的一种声乐艺术。

31、得智光长老口传心授,其武学修为进步神速是意料之中的事。

32、古代和尚学经,多半靠师傅口传心授

33、‘法不传六耳,这个法只是口传心授,不会有经书,也不可以有经书。

34、在子牙的印象中,老乞丐不是口传心授,就是用手抄本,这样的与他的风格不搭调。

35、年宝玉则雪山神话传说为代代口传心授

36、早先的作坊里都是师傅带着徒弟拓样,口传心授,没有图纸,点蓝师傅们也都是在手心里调色,不肯将技艺全部告诉徒弟。

37、熊倜突然明白,他想起口传心授的说法,这说法,苍浩叔叔也给自己说过。

38、这些限制更表明纽姆谱只是作为音乐口传心授传统的辅助工具得以发展的,其目的并不是代替传统的口头传播。

39、在得到智光长老口传心授的佛门武学心法后,李国明和赵晓鹏每天都去后山树林里勤苦练习。

市口众口一词噤口卷舌口服目瞪口噤漫口削口饰口马口鱼口角锋芒虎口扳须口沉杜口结舌堞口信口雌黄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液压传动传示传输传帖诗传左传黄耳传书陆凯传情传奇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传谣传宣传烽传行悲心豺心兰形棘心经心西施捧心心逸日休倒心伏计冷心冷面亿兆一心槿心汗背心心粗胆壮剖心析胆从心心愿授课授简授职惟贤授方刊授占授授器留授例授函授学校面授机宜遗授授受不亲荫授转授